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正文

顾云飞:进口与国产白羽肉鸡种源二者不可偏废

2019-05-24      来源:国际畜牧网    
 
内容摘要:  在中国肉鸡企业当中,同时涉足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而京海集团就是其一。自1985年创建以来,在改革开放一
  在中国肉鸡企业当中,同时涉足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而京海集团就是其一。自1985年创建以来,在改革开放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驱动下,京海集团建立了“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构建了“3+2”产业发展模式普惠农户,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连续第九次蝉联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呈现出较高的品牌效应,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19年初评定,京海集团品牌价值达11.84亿元。
  作为中国肉鸡产业的开拓者,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执行会长,京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顾云飞同时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产业不同的发展轨迹。在接受专访时,顾云飞董事长结合肉鸡历史发展脉络,就白羽肉鸡种源问题、黄羽肉鸡和白羽肉鸡的未来发展格局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更多视频内容专访请点击:https://v.qq.com/x/page/k08738npcv1.html
 
  《国际家禽》:回顾40年发展,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发展轨迹有哪些不同?
 
  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论白羽肉鸡还是黄羽肉鸡行业,均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从种鸡场到商品代养殖场,再到屠宰加工,规模越来越大,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为满足民众蛋白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白羽肉鸡刚被引进到中国市场,国内消费很少,基本上以出口为主,换取外汇和创收。事实上,引进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养殖技术,这使得我国肉鸡养殖产业化步伐逐渐加快。黄羽肉鸡也培养出一些新品种和配套系,商品代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但规模化和集中度整体低于白羽肉鸡。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快餐业、中餐业得到迅速发展,国内市场对鸡肉的消费明显增加,且形成“北白鸡,南黄鸡”的格局。现在,来自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的鸡肉食材分别约占国内鸡肉食材的50%和30%,但年出栏量分别占肉鸡年出栏量约40%和35%。
  近年来,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经历了多重磨难和危机,特别是受2013年以来的H7N9流感风波、食品安全事件以及2017年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等的影响,社会“恐禽”心理严重,造成禽产品消费和流通受阻,一些养鸡场、养鸡企业或被迫关门,或面临停产、破产,广大养鸡农户在市场萧条、销售无门、融资无路的情况下,亏损严重,甚至血本无归,整个肉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这并没有阻挡中国肉鸡产业前进的脚步。危机的本质是机遇,肉鸡产业在此阶段加快向循环农业方向发展,并开始向食品端转型。2018年下半年以来,疫情趋于平静,肉鸡需求增加,整个行业全面复苏。
 
  《国际家禽》:作为同时拥有国外白羽肉鸡品种引进及国内黄羽肉鸡自主研发的家禽企业,您如何看未来二者的发展前景?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贯彻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进,肉鸡产业作为节粮型家禽品种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家提高了对发展肉鸡产业的重视程度。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稳健发展,《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逐步实施,黄羽肉鸡在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培育出10多个新品种。如,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文杰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节粮优质抗病黄羽肉鸡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成果、我们联合扬州大学和江苏省畜牧总站共同完成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京海黄鸡培育及其产业化”项目成果,分别荣获2016年度与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部分省区持续发酵,造成鸡肉替代猪肉而引发的消费需求激增,更加激励了各地从业者开展饲料报酬高、环境影响小、最佳动物蛋白来源的白羽肉鸡养殖积极性。比较而言,在我国14亿人口的大国,面对人多地少的现状,白羽肉鸡作为性价比最高的肉类蛋白提供者,未来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在我国主要养殖畜禽品种中,白羽肉鸡有着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其40日龄料肉比在1.6:1以下,是最节粮的畜禽产品。
  与其他畜牧生产比较,包括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在内的家禽生产对环境影响比较小。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表明,生产1千克蛋白质,按生产每千克肉二氧化碳当量排放的温室气体计算,牛肉14.8千克,猪肉3.8千克,鸡肉1.1千克,且家禽的用水量仅占主要养殖动物总用水量的14%。
  快大型黄羽肉鸡在养禽业中属发展较快的一个肉鸡品种,由于其具有生产速度较快、肉味鲜美、适应性较强、外型美观及典型中国特色等优点,同时与传统的地方草鸡相比,快大型黄羽肉鸡具有饲料转化率低、成本低、饲养周期短、生长发育快等优势,一年中周转次数多,且资产利用率高,属于“短平快”畜禽养殖项目,在今后的养禽业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但相对于目前产业发展需要及市场需求来讲,它在料肉比、整齐度、屠宰率方面均不太理想,生产成本还有待降低,育种技术与方法需要持续完善,品种性状的稳定性亦有待提高。
  从肉类蛋白来讲,鸡肉等禽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低胆固醇“一高三低”的特征,是最健康的动物蛋白来源。世界发达国家年人均鸡肉消费量超过40公斤,我国在10公斤左右。相信,在正确引导下,国内鸡肉消费量未来还有不小增长空间。但在消费方面,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也存在差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餐业的不断发展,白羽肉鸡产业将以年均3~5%的增长速度稳定健康的发展,这是白羽肉鸡在生物、经济、环境、营养、健康、便捷等方面的优势决定的。黄羽肉鸡消费方面,随着多地活禽市场逐步关闭,以商超、电商、批发、专卖等多种方式的冰鲜鸡销售渠道逐渐形成,预计未来活禽屠宰后冰鲜上市比例逐渐提高,且将以品牌效应、品牌建设为目标逐步开拓消费市场。
 
  《国际家禽》:您如何看待国内白羽肉鸡引种与育种的问题?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和美国、英国、荷兰相继发生高致病性或低致病性禽流感而遭封关,因而产生了祖代白羽肉鸡种雏供应量与肉鸡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祖代白羽肉种鸡引种量自2015年以来,持续低水平引种,4年均值只有正常年份的35%,远远低于我国肉鸡市场实际需求量的90~110万套。此外,近年来进口祖代鸡的公系占比下滑20%,全国父母代肉种公鸡严重紧缺,造成在产祖代鸡生产效率下滑,进而传导到父母代种鸡。以上两个因素导致全国商品苗鸡严重短缺,造成目前商品代鸡苗市场售价高达10元/只。
  为了解决当前白羽种鸡供应量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完全用自主研发的白羽肉鸡替代进口,我们觉得这一方向仍需谨慎对待,至少在目前国产白羽肉种鸡育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条件尚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要稳妥为之。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内白羽种鸡生产性能与进口白羽种鸡差异较大。国内白羽鸡育种中母系为显性白羽矮小基因,虽然成活率有优势,但是在料肉比方面不及进口的白羽种鸡。如,引进的白羽肉鸡品种,商品代上市均重达2.857千克、料肉比达1.6:1。而国内预计2025年育成的品种在上市体重和料肉比方面均不及引进的白羽肉鸡品种。因此,提供相同的蛋白质,进口引进的白羽肉鸡品种是最节粮的畜禽产品,这在畜地矛盾和人粮矛盾十分突出、耕地资源约束条件下,是破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节约我国耕地资源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国内现有育种水平与国外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家禽育种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且存在较大风险的产业。国际上的育种公司不断地重组与整合,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仅剩安伟捷、科宝两家主流且具竞争实力的育种公司,占据90%以上的国际市场份额,其竞争实力和投资优势可见一斑。而我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起步晚、基础薄弱,与国外长达百年的育种素材、人才、技术、资本积累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白羽肉鸡育种先后进行了3次尝试,均受种质资源匮乏和育种技术制约等因素,导致不能培育出生产性能与进口品种相抗衡的优秀品种,而以失败告终。育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较高的资本注入、较优的人才投入。
  比较来看,国内分子遗传育种起步较晚。现代肉鸡育种有三系、四系杂交,国内育种90%以上主要以三系杂交为主,少数企业采用二系配套、子代留种繁育,这些对改善鸡只产品的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品质不够系统,尤其是受精率、孵化率、生长速度、体型、产蛋量、饲料转比、蛋品质、肉品质、成活率等大部分指标很难与国外白羽肉种鸡育种水平匹敌。再者,在繁殖技术、育种值估计技术和DNA相关技术方面亦与国外技术有一定差距,国产白羽肉种鸡育种会受此制约。此外,国内对白羽肉种鸡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不够,在腿部力量、繁殖性能、消化系统功能、代谢功能、屠宰和肉质等方面存在诸多技术难关需要突破。
  第三,种源性疫病风险高、疾病净化不彻底。在我国疫病净化防控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的环境下,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白羽肉鸡品种并非易事。虽然我国疾病净化的技术路线已成熟,但育种企业难于投入重金建成流程规范和级别较高的实验室及先进的设备仪器,更重要的是一些企业家对种源性疾病净化的认识还不够,诸如白血病、支原体、沙门氏菌等垂直传播疾病的根除依然存在问题,影响了畜牧生产的实绩,也给食品安全蒙上了阴影。
  第四,基因因素制约快大型白羽种鸡育种与竞争力不够优越。白羽肉鸡品种基因是国际育种专家经过上百年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且有较为完整的基因库。当前,我国有报道已育成白羽鸡,且各项指标优于国外进口,但没有实际的指标显示。对此,文杰研究员分析认为,如果采用三系配套技术,母系父本为显性白羽矮小基因,虽然成活率有着有优势(有报道成活率99%),但生长速度上偏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这与对矮小基因在快大型育种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研究透彻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当然,出于对种源安全的考虑,白羽肉鸡自主育种也是我国发展白羽肉鸡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遗传资源,培育适合我国消费特色的白羽肉鸡品种,让市场来做选择。但我们在对待国产、进口两个肉鸡种源的问题上,不能采取任何一种偏废的做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理性对待、循序渐进”的科学理念,既要加大我国自主研发白羽肉鸡育种工作的支持力度,又要积极拓宽国际优良肉鸡种雏的进口渠道,有条件地开放优秀祖代种鸡的进口,以推进我国肉鸡产业走上规范、有序、健康、协调的发展道路。
 
  《国际家禽》:您如何看中国肉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觉得,只有打造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一是科技创新。只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实施肉鸡产业品牌发展战略。塑造具有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的特色品牌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校企合作。建立研发基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核心竞争力中注入活力。四是提升标准化设施和技术水平。五是加大产品药残监控监测。六是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
  比如,我们在实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改造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了硬件及软件的全面升级,使得我们的单位资产的产出量有了明显提升,由此提升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现在,京海集团的整个产业链在重要节点上实现了“十化”。即:生物安全规范化、鸡舍结构密闭化、养殖环境自控化、种鸡饲料颗粒化、饲料输送管网化、鸡只饮水洁净化、种蛋收集自动化、种蛋孵化智能化、鸡粪利用资源化和死淘鸡处理无害化。
  为了使产业沿着延伸环节继续实现绿色发展,京海集团在认真抓好本企业生态、绿色的同时,还通过积极谋求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农牧一体、种养结合、资源尽用、循环发展”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我们将在黄鸡产业开发、动物无害化中心运营、有机肥生产、市场拓展等方面谋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免责与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编辑的内容,版权由原作者或资料提供方所拥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15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作出回应或删除相关内容并致歉!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info@mpmpc.org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27579